<開學日,教學紀錄開張日>
這學年再次一到六年級全包,老實說,剛看到22節的滿滿課表和整疊課本時真的有點壓力,但我會儘快讓自己適應的,心理建設方式就是告訴自己:其實也只比之前多了一個年級,沒問題的!
開學這天,剛好都是一二年級的課,我跟同事和朋友們說我今天有當了一天故事姊姊的感覺。第一堂課我都不會直接上課,會先說規則和說一說故事做一些引導。
*二年級:
二年級小朋友真的有長大的感覺,看了竟然有點像媽媽看小孩長大了的那種感動~開心之餘,除了再次提醒上課規則之外,也先跟他們說字母發音的概念。
每次跟升上二年級的小朋友說發音概念時,我會用注音符號當比喻,他們就會瞬間覺得發音的概念好簡單。我會先在黑板上寫「ㄏ」,問他們這個注音符號怎麼唸,他們就會說「ㄏ」;接著我再寫「ㄨ」,一樣請他們唸;然後再寫「ㄟ」,也是一樣的問答。接下來就把三個注音符號組合在一起,寫「ㄏㄨㄟ」,問他們如果拼起來要怎麼唸,他們就會秒答「ㄏㄨㄟ」!
我就會說:沒錯!只要知道每一個符號的音,你們就能把組合起來的音唸出來。英文也是喔!(一邊在黑板上寫cat)有沒有小朋友知道貓咪的單字怎麼唸?(因為一年級有講過這個代表單字,所以他們紛紛唸出cat。這時我就會說:那你們知道這個單字為什麼這樣唸嗎?接著我就會用很像在告訴他們秘密的語氣說(這時表情和語氣很重要):那我先提早告訴你們喔!c的發音是「c」(唸出c的發音)、a的發音是「a」(唸出a的發音)、t的發音是「t」(唸出t的發音),組合起來唸就是「cat」!這時小朋友們就會很可愛的露出「原來如此、很簡單耶」的表情。我會告訴他們目前課本上很多單字都是這樣,但有時會遇到有些字母的發音跟原本不太一樣,遇到的時候我會特別跟他們說。
這樣說就可以稍稍解除對發音還沒有概念的小朋友們的擔心和緊張。
接著就處理英文名字的事,很多小朋友還沒有習慣用的英文名字,所以我都會準備好很多我挑過的男女生英文名字(不會太長或太難唸的)讓他們用抽的,抽起來之後我會唸給他們聽,並跟著唸一次,確定他們會唸而且也覺得喜歡之後就幫他們先記下來;如果感覺他們不太會唸或是想再選,就再抽一張。用抽的方式真的很方便,因為如果直接拿一堆名字給他們挑,他們會不知道怎麼唸,或是開始選擇障礙。但為避免他們事後還是不喜歡,我有說之後還是可以在下課時找我改新的名字。
*一年級
一年級真的很需要建立默契和約定上課規則,但他們才第一天上課,非常需要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所以講規則時還要使出渾身解數,做很多動作示範讓他們了解,然後他們就會很可愛的呵呵笑。
接著讓他們看一下課本後面有哪些附件,並提醒他們千萬不要先自己撕掉貼紙和字卡,需要用到的時候,我們會在課堂上一起貼和撕。
接著就帶學生看一下課本這六課用了哪些故事,讓他們從圖片去猜猜看,然後我就會用我自己的方式簡單說一下故事大意,尤其我很喜歡把故事跟小朋友做連結,例如說到「糖果屋」,最後就會問他們:剛剛聽到老師說故事裡的小朋友跑到屋子裡就開始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你們覺得這樣可以嗎?如果是你,你會吃嗎?
跟他們的生活和想法做連結之後,他們就會非常熱烈的參與討論,而不會只是一直聽老師說。
最後,我在每年第一堂一年級的課一定會做的事,就是一個一個幫他們拍照,桌上有名牌的班級,我就會在拍小朋友時連他們的名牌一起拍;沒有桌牌的話,我就會照座號的順序拍。拍照的目的是為了快速把他們的名字記起來,這個真的非常好用,回家後我都會每天花一點時間看手機裡新生的照片,一邊記名字。因為我想要在下次上課就能喊出他們的名字,而且其實小朋友也會很開心我能記得他,這對師生默契培養很有幫助。(每年一年級我都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全校學生我都認識,當學校有活動或是有老師需要「人臉辨識」時,我就會跳出來說那位是某某學生這樣,哈哈)
以上是我通常在新學年一二年級第一堂課會做的事。不小心打太多字了,簡言之,我覺得第一堂課就是關係的建立,抓住學生的心很重要~看到一年級兩班在下課時很可愛的跟我說再見,還有學生跑來問我下次什麼時候還有英語課時,覺得好感動啊啊啊⋯⋯因為今天早上連四堂真的說話說到好累好累、流汗流到好臭好臭了,但看到他們的反應覺得好欣慰~